阅读历史 |

第70章 备战江东风云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报!启禀刺史,江东大军已至山都港,朝着襄阳而来。”

此言一出,大堂之上顿时陷入了混乱的旋涡。官员们面色惨白,交头接耳,声音中满是惊惶与不安。有人疾步走动,企图寻找一丝逃脱的线索;有人则紧锁眉头,试图从混乱中理出头绪。

蒯俊,这位新任荆州刺史,此刻也坐不住了。他本是学员出身,平日里虽能处理政务,但面对如此紧张的军事局势,却感到力不从心。他深知,襄阳作为荆州的要塞及政治中心,一旦失守,后果不堪设想。

他猛地站起身,目光在堂中扫视一圈,最终定格在一名仆役身上:“速去备马,我要亲自去寻孔明先生!”

那名仆役不敢有丝毫怠慢,立刻转身离去,不一会儿便牵来了一匹神骏的战马。蒯俊披上战袍,紧握佩剑,大步流星地朝外走去。

出了刺史府,街上也是一片混乱。百姓们纷纷逃离家园,携家带口地涌向城外。蒯俊的心中更是沉重如铁。他知道,这一战不仅关乎襄阳的存亡,更关乎整个荆州的命运。

马蹄声急促地响起,蒯俊一路疾驰,直奔孔明所在的住处而去。沿途,他不断看到四散而逃的百姓,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战鼓声。时局的紧张感如同一张无形的网,将他紧紧笼罩在其中。

“先生,先生!”蒯俊在孔明的住宅中焦急地呼喊,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庭院中回荡,却得不到任何回应。他的脚步在长廊间匆匆掠过,目光在书房、卧房、甚至花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仔细搜寻,但依旧未能发现孔明的身影。

随着时间的流逝,蒯俊的内心愈发慌乱。他深知,现在襄阳的局势已经紧张到了极点,江东大军压境,若是没有孔明的智谋相助,他实在难以应对。

“难道先生已经离开了?”蒯俊的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。他连忙走到书房,只见书桌上的笔墨纸砚摆放得井井有条,但那张熟悉的身影却已不见。他焦急地翻开桌上的书籍,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,但除了满页的墨香,再无其他。

他慢慢平息自己的激动情绪,将自己从旋涡当中解脱出来,冷静思考。

“先生定有自己的打算,既然如此,我只能按自己的理解来解决问题了。”

蒯俊大步离开孔明住宅,来到街面,只见一片混乱。百姓们如同惊弓之鸟,慌乱地四散奔逃,脸上写满了恐惧与不安。他深吸一口气,强压下心中的慌乱,快步上前,大声呼喊,试图将那些逃跑的百姓留住。

“大家不要慌!我是新任刺史蒯俊!”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,如同一颗定心丸,让周围的百姓们稍稍安定了一些。他们纷纷停下脚步,回头看向这位身着官服、面容严峻的男子。

“刺史大人,江东大军已经来了,我们该怎么办啊?”一个年迈的老者颤抖着声音问道。

蒯俊眉头紧锁,但语气依然坚定:“大家放心,有我在,襄阳就不会有事。我已经派人去请朝廷援兵,大军即日便到!”

他的话如同一阵暖风,驱散了百姓心中的部分阴霾。大家纷纷交头接耳,议论起来。

“朝廷的援兵?那真是太好了!”一个年轻的男子兴奋地说道。

“是啊,有了朝廷的援兵,我们就有希望了!”另一个百姓附和道。

蒯俊见状,心中也稍感欣慰。他知道,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稳定民心,让百姓们相信他们有能力抵御江东大军的进攻。于是,他继续高声说道:“请大家相信,我们襄阳的将士们都是英勇善战的勇士,他们一定会誓死保卫我们的家园!同时,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团结一心,共同为襄阳的安危而努力!”

百姓们听后,纷纷表示愿意支持蒯俊和襄阳的将士们。他们开始相互扶持,共同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战斗。

与此同时,蒯俊也深知,仅仅依靠百姓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。他必须尽快找到孔明,以便相互配合,共同抗敌。于是,他立刻派出更多的人手,四处寻找孔明的下落。

时间紧迫,蒯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。他一边安抚百姓,一边调集兵力,准备迎击江东大军的进攻。他知道,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,但他相信,只要大家齐心协力,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,保卫襄阳的和平与安宁。

等到百姓停下跑路,聚集起来帮助守军加固城池防御之时,一人一骑自人流反向而来。那人骑着快马,身披斗篷,疾驰如风,在人群中开辟出一条道路。一束阳光照射在他的身上,金色的光芒映射在他玄色的面具之上,仿佛他就是这场危机中的救世主。

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,脸上露出惊喜和期盼的神色。蒯俊更是眼前一亮,他知道,这位乘风而来的骑士,必定是他翘首以盼的孔明。

“刺史大人,还在作何打算?”

那声音浓厚而又深沉,却给蒯俊他们带来的极大的安全感。他转头望去,只见孔明站在他的身侧,面容沉静,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洞察一切的睿智。

“先生,学生正在指挥百姓与军士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