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三百五十三章:彭爱青睇年(1 / 2)

加入书签

除夕前一日是出嫁女儿带了女婿回娘家睇年,睇年就是孝敬老丈人,普通人家就是二斤猪 肉二斤扎成小把的而条,这就是肉面,代表面子。还要有发包、米花一个红包。

红包的大小,女婿根据自已 的财力多多益善,红包大女儿女婿很有光彩,家族人人另眼看待,红包太小说明没本事,自已 灰头土脸,连爸妈也没面子。

青年队已经发财就不是普通人家了,去年为了支持娘家建香蕉楼,青年队女婿给的红包都很大,因为很大红包就不放盒箩里,而是见面就给了老妈。

去年彭敏的红包特大,身上不好带就放在盒箩底部,彭大山误以为女儿忘本不要娘家了,一怒之下一掌打翻盒箩,钞票飞散撒了厅堂一地,原来是最大的红包闹了个笑话。

春天时候青年厂青工彭爱青,嫁给白庙镇主任的儿子马国兴,帮助马家禄建了白庙服装厂,当上 副厂长,让马家赚了许多钱,很得公婆丈夫宠爱。

今年睇年,彭爱青觉得当上厂长在姐妹里鹤立鸡群,即使青年队三个姐姐也比不上她。

亲房 姐姐彭爱莲嫁罗得才只是个厨娘,彭敏嫁梁九,却去读师大做老师。彭惠芳夫妻当会计出纳,其他姐妹都是工人。彭爱青认为只有她出类拔萃后来居上。

今年睇年,为了一鸣惊人,封了一千元大礼包放合箩上头。让爸妈惊喜邻 时羡慕!

彭爱青马国兴一人一辆新自行车威风凛凛直奔彭村,还没进村就看到20幢香蕉楼矗立,楼顶上竖着天线,这就奇怪了,结婚时候只有4幢楼,大半年就冒出十几幢楼?

更奇怪的是楼顶天线,农村没有电的,竖天线干啥用?半导体收音机不需要竖天线呀?

彭爱青进了村,发现拉上了电!见 了叔伯兄弟姐妹打招呼,他们对一身簇新的彭爱青夫妻平淡不惊。待到自已家楼房只打了地基,很多人家都建好第一层了。

亲房姐彭爱莲家是二伯,香蕉楼已经建好入住,爱青家最小排行九,这让她倍觉寒酸。

爱青爸妈打开盒 箩,一千元红包并不见表示惊喜,这让爱青很意外。

母女进房间说心里话时,老妈告诉 爱青,二伯家香蕉楼是爱莲夫妻资助建起来的,青年队女婿都资助老丈人建了香蕉楼!嫁到青年队的女子都帮娘家致富啦!

“妈妈,建楼至少需要八九千块,青年队女婿一年就能帮老丈人建楼吗?”

“阿青,梁九很有本事赚钱,青年队分红很高,我们村分红每人都分400块呢!”

“妈妈,去年青年队分红不是每人三千块吗,那也建不起楼呀?”

彭九嫂摇头说:“那是梁九掩人耳目的,怕分太多有人告他资本主义,实际分了三万呢!”

“哗!这么多呀?那今年分多少呢?服装厂捞了多少钱?”

“阿青,今年也分三万,服装厂捞多少没有说,投资自行车厂70万,砖厂分村里5万!”

彭爱青心里一算,砖厂分村里5万那就是赚了50万,青年队每人分3万就是70万,投资70万加上留下经营资金就是300万!白庙厂捞了120万觉得了不起,比青年厂差远啦!

白庙厂雄心勃勃要打败青年厂,做榆州龙头老大,那是太难啦!

“妈妈,村里什么时候拉的电?拉电要很多钱的,是政府给拉的电吗?”

“不是,阿青,政府愿意拉但没经费,是梁九发起捐款拉的电,过年前5天才拉好的!”

“捐款拉电?砖厂、服装厂都自已发电,梁九拉电为的啥?那谁捐款了?”

彭九嫂点头说:“是的,青年队带头每人捐一万元,家家都捐了最少捐一千元!”

彭爱青很惊讶,农民过惯穷日子花钱都很扣门,至少捐一千元?他怎么舍得呀?一千元买煤油可以用几十年了!青年队捐一万元更不可思议!梁九脑子进水了?

不过,这说明青年队很有钱,豪掷一万都不在乎!这扣门农民让梁九迫成阔佬 啦!

“妈妈,这捐款是自愿捐吗?没有说至少必须捐一千元?”

“阿青,捐款当然是自愿的,青年队捐一万之外,梁三捐了一万,王四捐了五千李八捐五千,罗庆天也捐五千,彭绍也捐五千,你四伯捐三千五伯捐三千。”

彭爱青很惊讶,自愿捐一万捐五千!白庙干点什么都是按人头收钱的,很不同啊!

“妈妈,有没有不愿捐的?我家捐了多少钱?”

“阿青,谁不想有电用?自已用电不捐钱说得出口吗?开始有几家捐了五百,后来老右梁家辉 回来捐了五百,他每月工资就五十元,不是村里人不在村里住都捐五百啊!”

“那捐五百的脸上挂不住了,捐款刻碑留存后世的啊,这不给子孙丢脸吗?都加捐了。”

彭爱青这下想通了,村里捐款拉电大家用,别人捐一万捐五千,你捐五百,老右不在村里住都倾其所有捐五百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武侠修真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