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九十二章:发展遇难题(1 / 2)

加入书签

青年队香蕉大部分销售,有好一大笔款子,董事会开会研究青年队的发展问题。

创造这笔财富很不容易,不能简单分了,等待明年再分,必须扩大再生产!

香蕉在开花后就萌发了幼芽,留下一株最壮大的,收获香蕉后已经长到跟老树一样高了,砍伐了老树明年就能够开花结果,形成生殖遁还。

也就是说,以后香蕉园每年都 可以出产香蕉,只要三四人就能管理过来,不再搞试验田了,青年队的人力就过剩,青年队不能仅限于香蕉园、鱼塘、鸭群、鹅群,必须发展。

发展是硬道理,但往什么方向发展呢?土地就这么多,往农、林、牧、渔都 不可能。

只有在副字上作文章了,副业有多种多样,必须找到适合的项目。

罗得才觉得长途贩运最捞 钱,是最佳项目,先从香蕉贩运做起,再扩大到其他。

梁珍说:“哥们,长途贩运是很赚钱,但是受现在的政策限制,不能公开做,贩卖自已产品还有说词,贩卖别人的难逃投机倒把惩罚,暂时还不能做。”

彭治国说:“做生意不行,那就只有办企业了,以前清湾墟有鞭炮厂,前些年因事故被封了,房屋工具都还在,我们找公社商谈接过来干行不行?”

彭敏说:“鞭炮厂最先是私人作坊,只做纸筒用别人的火药做炮仗,收归集体后发展了熬硝,做火药。这厂不单是公社的后墟大队也有权利,恐怕很难谈得成。”

梁珍认为要求重开鞭炮厂,技术人员都在后墟,他们更适合经营,公社不支 持我们。

“哥们姐们,青年队的发展应该同时考虑云龙庄和彭村,我们的家都在村里,发展应该让我们亲人也受益,不是让他们只羡慕我们。应该带动一起富裕。”

这话大家都同意,即使自已富裕了,家人还穷困心里也不好受,带动两村富裕可能吗?

彭治国说:“九哥,这立意很好,做起来很难,找一个适合我们的项目都 不容易,适合两村就更难啦!而且人多话多难免意见冲突,好心要当驴肝胆的!”

罗得才支持这观点,人多难免同床异梦,兄弟都不好合作,何况是两村民众呢?

彭敏也觉得捏合两村投资不现实,两村经济能力不同,人的思想也不同很难合作。

梁珍解释说,合作企业采取股份制,企业内部意见不同是难免的,谁掌握股份多谁说了算,股东不一定在企业工作,一般只参与分红,不愿意合作可以把股份卖掉。

“哥们姐们,我想到了一个可以捏合两村投资的项目,大家知道吧,挂榜山脚 下,有一块澄泥粘土地,从山脚延续到山坡,种啥都不爱长,那是两村的交界地。”

“哥们姐们,这块地适合做砖瓦,那儿有一个崩塌的瓦窰,说是以前曾经烧陶瓦。如果我们在这块地兴建砖厂,让两村以土地入股砖厂我想村民肯定都乐意!”

彭敏恍然大悟:“对呀!我们建砖厂土地是大队的,肯定不愿意无偿使用,土地是不能买卖的,让他们入股每年分红,大队以分红钱发展生产,他们肯定很乐意!”

罗得才想,那块地种东西不长,入股每年有些现钱,大队肯定愿意。问题是乡村现在建房的人很少,能够建砖房的就更少了,城上也没有大兴土木,这砖卖给谁呢?

“梁兄弟,建砖厂以土地入股两个村都会同意,这合作是没问题了,问题 是建砖厂需要本钱不小,更重要的是建房的人很少,销路肯定很差,赚不上钱怎么办?”

彭治国一想没错,没人建房砖卖给谁?吃又不能吃,难道 还有贵人帮推销吗?

“是呀,九哥,砖烧出来卖不掉那可要命,资金周转不灵要耗干我们的啊!”

红砖没销路,彭敏也觉得问题很严重,她虽然支持梁九,也不得不考虑这问题。

“梁九,建砖厂你考虑过销路问题了吗?现在建筑业确实很萧条呀!”

梁珍提出建砖厂当然想过销路问题 ,也很清楚知道建筑业萧条,这不是他心血来潮要建个砖厂,是经过仔细考虑,并且做了认真计算,这才决定的。

首先煤矿的煤粉堆积如山,谁愿意要五块钱一吨,一千块可买二百吨,足够砖厂用两年!

其次人工很便宜,工人月三十块钱就很满意。制砖机也很便宜,两千多块就能买一套。

打大砖坯建砖窰、买煤粉打煤砖、买机器制造砖坯,建砖厂总投资也就 几千块钱。

每窰烧三十万红砖,算下来一块红砖的成本才两分多钱,售价五分钱。

关键的节眼是销售,如果红砖都销不出去,青年队能坚持多久?

青年队的香蕉园、鱼塘、鸭群、鹅群年收入约一万多元。烧一窰红砖的开支是三千元。每年能够烧四窰,那么,勉强可以支持砖厂运转不倒闭。

这是最保守的算法,梁珍根据前世的经验,政局将发生巨变,,农村松缚迅速解决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武侠修真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