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临行前的嘱托(2 / 2)

加入书签

,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男性样子在她心里的投射而已。

高二结束,暑假伊始,课程早在高二就学完的学生们,八月份就要提前开学了。所以她就在家,安安稳稳地刷题,背单词,背古文。力争语文和英语突破120。所以当高三开学摸底考试时,她的数理化已经进了班级前三名。化学基本不用复习。物理和数学就没低于135。

她把大量的精力投在了语文和英语上面。当然她的数理化也没有后退,为什么呢,因为她每天都在温故知新。只是业余时间都在语文和英语上。然而英语和语文都是慢功夫,她就一点点积累。到一模时她的英语语文已经接近120了。数理化在130以上。二模的时候她的英语语文保持在120以上,数学135,物理130,化学140,总分在645。她不在着急了,静下心来,默默地回去看错过的题,三模她英语语文考了125,数学140,物理135,化学145。总分665。她在最后一个月里,除了背真题卷上的单词和短语,就是报纸,看新闻,看评论。数理化就看基础题。也不去搞难题了。

她甚至回家呆了两个周,不住在宿舍了。最后住在学校旁边的酒店里。直到高考,她都很低调的一女生。高考她很平静地参加,在本校考,她仍旧在酒店住,所以也没让父母接送。到24号成绩出来,她考进了全市前三十名。语文124,英语132,数学144,物理138,化学146,总分684,班里第一,年级前三。她报了复旦大学的物理系,为什么呢,因为物理是数理化中最差的一科,所以决定大学学一下。

她在大学找了本系的同乡学长当男朋友,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时髦的大学生,长发,纤瘦,不再矮胖。而她高一的好友小a,谈了三年恋爱,勉强考上本科,自然和男朋友分了。那个男生去了上海交大。有一次高中一年级同学聚会,说起在上海读书的同学,发现只有他们两个,男生才发现原来她长得如此漂亮。想过去搭讪,结果被她严词拒绝了。

虽然觉得曾经的他遥不可及,但是她现在也不差,男朋友比他帅多了。她没有必要纠结于过去,对过去的那抹心动早已释怀。

“听完了这个女生的高考故事,什么感受?”“暗恋什么的,别陷进去。恋爱脑要不得。独自刷题比较爽。”“曾经的我你看不起,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。”“一切靠自己。高中拼学习。其它的都是浮云。大学可以谈恋爱。”

“总结都挺到位的。人生是自己的。中学阶段是最关键的。学习的好坏决定你未来的路走的顺还是不顺。特别是现在大姐即将进入高一了。”

李晨是周五早晨的高铁。和家人吃完了早餐,自己背着包就要离开。结果一家四口都去车站送她。搞得她也有些依依不舍。最后来了句:“赶紧回去写作业,每天拍进度给我。”儿子来了句,:“妈妈,你赶紧走吧。我会想你的。”“我们七月底也回去。保重。”丈夫一直把她送到安检处。她拥抱了他,“真的是有些舍不得你,阿力。要不再送我回去吧。”“切,赶紧走,别耽误我写论文。没有你,我心就收回来了。”

起意要走的人,是留也留不住的。早晨7点40的高铁,经过5个半小时多,就到了北京南站。待她坐上四号线,西直门换乘13号线,经过3站她就到了五道口,步行回家。顺便在路上的核酸亭子做了核酸。然后和丈夫视频,她已经爱上了视频通话。说的不多,就确认下位置,安全到家。

她的这个休假,就是当家庭主妇,做饭买菜,和家人一起。她觉得偶尔这样还可以,长期下来,天天在家,做饭买菜,陪家人吃饭,她受不了。她怕把自己搞废了。所以,从心底讲,她只接受自己一个人休假或者和丈夫一起休假。她不擅长做家务,做饭。量太大,她的短板太明显。

还是干活让她快乐,放松,自信满满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武侠修真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