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身噬剑(1 / 1)

加入书签

每天早上,班车从城里出发,带着很多人按照路线前往研究所。

今天着急打样的样品也在车上,因为晚上班车都要回集团,所以早上出发的时候司机就从门卫那把要带过来的东西装上了车。

郑柏林刚一上车,司机就告诉郑柏林东西在下面的行李舱中。

郑柏林和司机说了声句辛苦,又客套了两句这才在后排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。

一般情况下郑柏林在家吃完早饭,路上买份报纸,坐车的时候自然是不会看的,等到公司泡好了茶水再看。

之所以郑柏林喜欢坐在后边,主要是省得一会儿上车别人拉着自己打牌,原本路上能睡上一个小时的样子,打牌的话还没玩尽兴就到单位了。

最喜欢在班车上打牌的人自然是少不了主任肖庭友,还有研究员王大义和模具工关圣,再有就是生产部的组长高仁,至于其他人就不太固定了,只要这四个人在也不会带其他人玩。

卢曼曼是最早一个上车的人,因为卢曼曼的家就在集团附近,所以卢曼曼也是路程最远的一个人,每天卢曼曼一上车就开始睡觉,毕竟早上起得太早了。

以前研究所没搬家的时候,卢曼曼每天骑着自行车就去上班了,虽然现在远了些,但好在福利待遇还不错,卢曼曼也办下来了提前五年退休,别的不说,光这一点就值了。

等到研究所解散的时候,再办理个内退还能给不少的赔偿款,到时候自己愿意上班就再找份工作,不愿意的话就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,反正家里也不差自己这点收入。

有的人上班是为了有点事干打发时间,而大多数的人上班则是为了养家糊口。

袁莉基本上是最后几个才上车的人,其实坐公交来研究所也行,但有班车的话肯定比公交车要方便,所以袁莉很少自己坐公交车去研究所。

很快班车就驶进了研究所的院子,停在了办公楼前。

众人都下车后,郑柏林这才请司机帮忙打开了行李舱,把东西拿了下来。

卢曼曼和袁莉也是好奇这次是什么东西还让加急检测,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大客户提供的样品,后续王大义他们再模仿调配出配方来。

国产的材料很难达到国外同类材料的性能,但有时候一个新材料难的不是如何研发出来,难的是思路,有了思路,模仿起来也就有了捷径。

有想法才能有新的突破,没有想法的话,又怎么会有新的研究成果呢。

科研部在徐静芳的带领下虽然依旧支撑着洪武市的科研任务,但徐静芳毕竟年龄也大了,这几年也没有出国进行学习交流。

集团在海外有其他年轻的精英人才在搞研究,也不会在国内投资太过昂贵的研究项目,反而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可以随意研究后批量生产,也不用担心环境污染等问题。

郑柏林闻了闻密封袋的外包装,一股刺鼻的味道直冲天灵盖,显然这样品不简单。

味道越重说明用在航天方面的几率越大,一般军用的几率很小,军工厂都有自己的检测部门,也不会这么随意就送过来检测,即使真的送过来也是全程有人跟着的。

郑柏林把东西丢在了操作间,赶忙洗了洗手就去楼上接了一杯热水,报纸都没来得及看,见卢曼曼已经换好了工作服,郑柏林也赶忙换衣服去了。

陈世里还是按照每天固定的时间去单位,即使自己来早了也没用,所有办公室的钥匙都在其他人的手里,大热天的总不能在外面干等着吧。

昨天说有加急的样件要打,陈世里还是早出来了半个小时,免得路上堵车耽误了上班时间。

原计划上午还有王大义的三个样件要打,这突然加进来一个还是要全性能测试,光模具就要换五六个,估计上午能测试完两个就不错了。

停好了车子,陈世里刚巧看到史玉环也从大门口走了进来,犹豫了一下陈世里还是等起了史玉环,毕竟明天两个人要一起去集团。

那个实验室以前陈世里和师父柯岩去过不少次,当然那还是八年前的事情了,如今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变化,但肯定没有自己在国外的那些实验室先进。

有些仪器和设备是实验室自己二次研发的,根本就不会外传,更不会出口到国外。

先进的仪器一般国内都是买来直接用现成的,至于工作原理什么的却不知道,就连出了问题都要请厂家来维修,说起来这方面还真的是一种悲哀。

实验仪器就不说了,医院里的医疗器械越是昂贵就越是要依赖进口,因为这些技术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了,而国内一直是一片空白。

自己研发投资很多,等你研发出来,厂家就会立刻淘汰这个型号的器械,所以国内的很多研发机构就做起了二道贩子,拿着拨下来的研究经费去国外购买一些器械的独家代理权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