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917:让你看看我的套路【求月票】(2 / 3)

加入书签

臂守着,没掺和进去。

北漠的一切决策他都不在意。

里面时不时传来几声激烈的争吵。

这些幕僚显然分成了两派。

一派是支持购买一次性粮种的,北漠太缺食物资源,如今这个沈棠也不好说话,虽有松口互市的意思,但后续肯定还会狮子大开口。北漠必须想办法自给自足,摆脱这种软性控制,消灭掣肘!这些粮种会伤地又如何?北漠每年从外购粮,损耗何止这些?

以往,关内势力混战,北漠就能浑水摸鱼,偷偷摸摸走私进口更多的物资。姓沈的一上台,直接将口子堵死了!哪个商贾都不敢顶风作案!如今正是解开枷锁的良机!

一派是反对购买一次性粮种的。

北漠的田地不多,也不如关内这些人会耕作养地,若是一块地废了,还不知多少年能养回来。姓沈的是挖了坑,等着他们往里面跳。不论如何,北漠也不能上这个当。

龚骋听着里面的动静逐渐小了下来。

面上闪过一丝了然。

别看北漠境内部落林立,种族众多,三天两头干架,但他们一致对外的时候却诡异地团结一致。这些幕僚,不管是站哪一派,他们对沈棠的恶意和戒备心都不曾放松。

两派意见相左,但有一点是共识——

“姓沈的绝对不安好心!”

“鬼话连篇,不可轻信!”

“说什么粮种只能耕作一次,民间收上来的消息却不是如此……摆明了骗人!”

河尹那边连着丰收好几年了哦。

虽然亩产量没有陇舞郡这边那么高,但也是小丰年!但凡种过田的都知道,种田就是看老天爷脸色吃饭。十年之中有一年大丰,两三年小丰,那都属于祖坟冒青烟了。

河尹却是连着大丰接小丰。

河尹郡守徐文注对这方面看得严。

北漠不得不动用经营埋伏几十年的人脉,偷偷搞到一批河尹出产的粮种,利用商贾身份往北漠走私。只是没能运出去,过关的时候查得太严!也不知道姓沈的究竟穷到什么地步,过关商贾那么多,人家都要查。一个一个查,一批一批翻,没出口经商资格的商贾不能带着规定数量外的物资出关。北漠这边废了几条暗线就拿到一小袋粮种。

这些粮种在河尹境内流通,河尹那块地方气候不算差,粮种也用不到抗寒的特性,甚至连抗旱都不需要。沈棠在职期间又是开凿水渠,又是建立水库,根本不缺水。

可想而知——

这些粮种到了北漠直接水土不服。

北漠这边的小动作打了水漂。

沈棠说这些粮种都是用了秘术,幕僚们相信,但要说只能种一次,那肯定是撒谎。只能种一次就是防着北漠自己留种呢!

这里头肯定有什么秘密。

草台班子也有草台班子的好处,人员精简极大减少可能泄露秘密的环节。北漠短期是搞不到机密了,想要刺探到真正的情报,只能指望安排进来的那些间谍努把力了。

幕僚们唉声叹气。

直到一人下了狠心,眸光泛着阴翳之色:“私以为还是要买粮种,此举不仅能让境内摆脱粮荒,也能让姓沈的放松警惕。两地互市一定要成,不然——姓沈的还不知会为难吾等多久。百年大计不能栽在这里!”

一提到“百年大计”,反对派也不反对了,纷纷陷入了两难的沉没。北漠南下的计划何止筹划了百年?如今好不容易拿到国玺,他们只差粮草,便能再次兴兵南下。

幕僚,或多或少都有些赌性在身上。

乌元这些幕僚也不例外。

或者说,他本人也如此。

“只要南下成功,多少土地没有?”乌元阴沉脸,宛若毒蛇吐信,说出来的话冷酷而无情,“诸君不信贤者谶言?天命在北!北漠即是天命!这些田地废了就废了!”

众人又陷入了漫长沉默。

北漠内部确实有一道贤者谶言流传了两三百年,也许更久——天命在北!这个北就是“北漠”!北漠老人之间还有代代相传的传说,他们的祖上血统优渥,曾经统帅整个大陆。关内那些卑鄙小人窃据神位,将祖上赶到贫瘠荒芜之地,让他们吃够苦头。

之后天降贼星,北漠无国玺,又被关内不费吹灰之力打压了两百多年,受够了!

北漠贤者,姓名出身不详。

只留下两道谶言。

一道——天命在北。

一道——贼星降世。

据说,这块贼星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新生,根据谶言,本来应该落在北漠境内,谁知却落到了关内。那代贤者占卜一轮,说关内有小人篡改天数,致使先贤谶言失真。

天命在北这一条不能再被篡改!

贪婪是根植在人骨子里的。

乌元想要赌一赌国运,只要南下大计成功了,北漠这些田地的损失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玄幻魔法相关阅读: